–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何雨珈,自由译者,代表译作《纸牌屋》《鱼翅与花椒》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五季第六期节目,鲁豫遇到爱笑的何雨珈。由一场车祸开始,何雨珈找到了翻译。在作者与两种语言的保护之下,她好像躲进一个巨大的「泡泡」,在文字中拥抱全新的他者。从「蓝眼睛看中国」的非虚构系列,到琼·狄迪恩的感伤呓语与新新闻主义,再到巴比松大饭店与上世纪60年代的女性运动,一本书连接另一本书,一段经验又联通另一段经验。何雨珈说,当这些书与自我的成长同步的时候,太过幸福。不做翻译的时候,她追物候,做手工,对AI友好,赞美女性喜剧演员。她说自己是个不会焦虑的人,比起被人赞美「你看上去真年轻」,她更想听到「这样的40岁,真好」。她接受每一个当下的状态,也希望由自己来言说。苦与乐,都让花朵自己述说。你呢,会怎么说?【内容提要】引入02:44 即便不去追逐,春天的物候也会一直陪伴06:33 未来会有一种手工感的翻译,就像布艺一样Part 1 人生从翻译始09:16 我的人生从翻译开始,更准确地说,从车祸开始16:18 在香港遇到风球的时候,赶紧用拐勾住一棵树19:09 千禧之旅后,祈愿世界和平成为一个具体的心愿24:52 找到作者写到的人,然后交给他一本书26:56 翻译时的场景很「吵闹」,但躲在作者背后太安全了Part 2 做那个中文的声音31:08 《向伯利恒跋涉》,翻译之路上的转折点34:46 同是新新闻主义发起人,狄迪恩给了人物为读者说话的机会42:38 超前如狄迪恩,也沉浸于一段关系,与女儿有一点疏离45:39 巴比松大饭店,为女孩提供一间自己的房间49:08 如果是我,一定会不停地联系作者,争取有一些回应53:53 从前做翻译,对作者不存在「敬畏」Part 3 语言的更多可能57:24 尽管自由,但也不能要求比别人轻松多少62:20 好的单口喜剧专场,就是一篇好的文学文本65:14 专业搞笑的她们69:12 消除对一些语言的耻感,也改变一些语言的习惯– 嘉宾推荐的作品 –《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琼·狄迪恩(Joan Didion ),何雨珈译,大方|中信出版集团·北京时代华语,2021年6月,节目中提及的篇目包括:《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再见吧,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巴比松大饭店》(The Barbizon),保利娜·布伦(Paulina Bren),何雨珈译,未读·文艺家 /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3月–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琼·狄迪恩(Joan Didion),美国作家、小说家,节目中提及其作品包括《蓝夜》(Blue Nights)、《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 Thinking)《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Joan Didion: The Center Will Not Hold),2017年由格里芬·邓恩(Griffin Dunne)执导的有关狄迪恩的纪录片《千禧之旅》,2000年由凤凰卫视制作的电视节目《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再见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迈克尔.麦尔(Michael Meyer)著,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4月何伟,本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作家、记者,著有《江城》(River Town)、《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等约翰·韦恩(John Wayne),美国演员,以出演西部片和战争片中的硬汉闻名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美国企业家、飞行员、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2004年电影《飞行家》(Aviator)即以他为原型琼·贝兹(Joan Baez),美国民谣歌手、作曲家,用创作参与60年代民权运动和表达政治观点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美国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特稿《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Frank Sinatra Has a Cold)是其代表作,著有《邻人之妻》(Thy Neighbor's Wife)《偷窥者旅馆》(The Voyeur's Motel)等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英国小说家、记者、社会评论家,著有《一九八四》《动物庄园》等Madmoiselle,1935年起发行于纽约的女性杂志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美国诗人、小说家《纸牌屋》(House of Cards),迈克尔·道布斯(Michael Dobbs)著,何雨珈译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Julius Kambaraji Nyerere),坦桑尼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美国诗人,代表作《草叶集》(Leaves of Grass)许渊冲,翻译家,出版180多本中英法文翻译著作,将「不爱红装爱武装」译为「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乔治·卡林(George Denis Patrick Carlin),美国单口喜剧表演者,以作品中的政治色彩和黑色幽默著称大卫·查普尔(Dave Chappelle),美国单口喜剧表演者、演员、制作人瑞奇·热维斯(Ricky Dene Gervais),英国喜剧演员、导演、编剧、音乐家汉纳·盖茨比(Hannah gatsby),澳大利亚单口喜剧表演者,2018年告别演出《Nanette》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出生于南非的喜剧表演者、电视节目主持人,2015年起接手美国深夜政治吐槽节目《每日秀》琼·里弗斯(Joan Rivers),美国喜剧演员赖铭佳,单口喜剧演员、主持人The Story of Jane:The Legendary Underground Feminist Abortion Service ,by Laura Kaplan,中文译作由何雨珈翻译中,2022年有关该主题的电影《珍妮热线》(Call Jane)上映何雨珈为成都发现戏剧周女性单口喜剧演员撰写的特稿《专业搞「笑」的她们》-互动方式-GIADA官网:https://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GIADA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0fwCFTKTgL8wI9byKArtKgGIADA 微博:@GIADA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邓菲,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博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五季第四集,鲁豫和邓菲一起用艺术的眼光观看历史。对邓菲来说,自小习画的经历让她对视觉和感官更加敏锐;对边缘和非主流的好奇令她将目光投诸宏大历史中的女性和儿童;不断出土的考古材料为她提供了新鲜的研究素材和视角;而去往各地的考察探访也坚定了她想要打破某一种标准,期盼多元融合的理想。山西的寺观、敦煌的洞窟、海上的沉船、地底的墓葬......一位学者的天地可以是广阔世界,亦可联通古今。邓菲曾说,瓜州榆林窟午后的一束阳光,是让她坚定自己要走向美术史的「圣光」。这当然是一个好故事,而在真实的历程中,时代机遇和个人选择互相交织,塑形了那一个真实的个体。仍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内容提要】Part 1 历史书写02:22 插画、品茶、点香、佩戴珍珠,研究也可以同实践结合07:59 本科三年级时,瓜州榆林窟的一道光,就是我的「圣光」15:21 观看之道:回到原境(context)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18:41 把维米尔还是董其昌放在封面——东西方对于熟悉和陌生的不同态度23:32 荷兰绘画三杰,为什么都穷困潦倒28:48 知道边缘在哪里,才能知道历史变迁最核心的动力Part 2 墙的内外30:11 上北大历史系是考砸了,但是终会喜欢上自己的选择34:00 在电力大院长大,于是想打破那堵有限的墙36:34 在中东,闻到香料的味道,找到灵魂的故乡42:28 在牛津,受到汉学体系影响的东方学教育46:30 60年代美国和千禧年后的英国,不同时代女性教师带来的启发52:20 仪式与传统带来庄严与神圣,但同时也会是沉重的压力Part 3 墓葬之中55:32 平平无奇的家庭主妇,凭借激情与感性找到理查三世的骸骨59:34 从history到herstory,历史研究的角度变化61:39 儿童——从未能在历史上真正留下声音的一群人64:31 与儿童有关的艺术作品有哪些69:14 从古墓派到公墓派,为什么现代人如此不重视丧葬74:44 除了墓碑上的名字,几百年后的人们用什么来认知现在的我们– 嘉宾推荐的作品 –《珍珠在蒙古帝国》(The Steppe and the Sea: Pearls in the Mongol Empire),托马斯·爱尔森(Thomas Allsen)著,马晓林 / 张斌 译,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Ve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黄中宪译,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年1月《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主演2003年电影《失踪的国王》(The Lost King),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主演2022年电影–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英】乔叟(Geoffrey Chaucer)著,《百年孤独》(Cien años de soledad),【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著《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英】约翰·伯格(John Berger)著,戴行钺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罗新著,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7月《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英】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美】马克·吐温(Mark Twain)著《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美】哈珀·李(Harper Lee)著《小妇人》(Little Women),【美】露易莎·梅·奥尔科特 (Louisa May Alcott) 著《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和科林•费尔斯(Colin Firth)主演2003年电影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德国哲学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等荷兰绘画三杰: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弗兰斯·哈尔斯(Frans Hals)《夜巡》(De Nachtwacht),伦勃朗作于1642年的绘画,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董其昌,晚明政治人物、书画家伯希和,原名保罗·欧仁·佩利奥(Paul Eugène Pelliot),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精通多国语言,曾前往敦煌石窟探险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英国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探险家,曾进行四次中亚考察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15至18世纪中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其对于艺术和建筑方面的赞助在文艺复兴时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用什么把你留住》,福禄寿(FloruitShow)创作演唱歌曲-互动方式-前往GIADA社交媒体平台,即刻观赏GIADA2024秋冬米兰时装秀GIADA官网:https://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GIADA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0fwCFTKTgL8wI9byKArtKgGIADA 微博:@GIADA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陈英,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意大利文学译者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五季第三期节目,鲁豫与陈英一起探索意大利在时尚与浪漫之外的广阔文学世界。陈英说,意大利文学是一门太难学、也太难教的学问,远有但丁的晦涩深奥,近有南北的巨大差异。这之中,埃莱娜·费兰特像一个横空出世的「隐士」,书写一个时代的命运变革,书写女性间的细腻情感,却始终将自己隐匿在一个名为「费兰特」的化身之后。年轻时候的陈英,自称是个很「凉」的人——会在城市广场与朋友彻夜喝酒聊天,也会在无业时躺在公园里晒太阳看书。可一旦披上译者和老师的「化身」,她就像搭载了双系统的计算机,立刻倾情投入在中文与意大利语的转换之中。现在的她很少听摇滚了,偶尔带上心爱的自行车出门骑行一天,就是为了生活而必须要打的一场保卫战。【内容提要】Part 1 费兰特与南北意大利03:54 意大利的南方与北方,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08:27 电影《暗处的女儿》,像罗马人变成了个北京大爷10:54 母女之间既会有温情爱意,也会有微妙嫉妒20:05 费兰特最重要的特点:把穿马路这样一件小事都写得惊心动魄24:07 双重虚构之下,「费兰特」也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29:52 《灿烂人生》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南北与性别对照Part 2 学语言的摇滚岁月37:54 意大利是诗人的国度,文学却不太走运43:14 从forum到piazza,融入欧洲的广场生活45:15 摇滚青年的日常,听完演出狂奔苦苦哀求宿舍别关门49:52 学外语十年后第一次去意大利,是一种长驱直入的感觉Part 3 文字工作与骑行生活50:48 十年译了30多本书,自己也觉得很诧异59:08 「工作的女人」——串联起最近研究的一个元素66:03 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姑姑或阿姨69:59 天性很「凉」,但上天赋予了对文字的兴趣76:35 骑自行车的爱好,是在延续友谊,也是对生活的保卫战80:39 温润如玉的美好形容,女性也可以占有– 嘉宾推荐的作品 –《暗处的女儿》(La figlia oscura),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著,中译本将在今年4月发售。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影由奥利维亚•科尔曼(Oliva Coleman)主演–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吉娜·劳洛勃丽吉达(Gina Lollobrigida),意大利演员、摄影师,曾出演1956年电影《巴黎圣母院》索菲娅·罗兰(Sophia Loren),意大利演员,曾出演《卡桑德拉大桥》等电影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意大利演员,曾出演《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电影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意大利导演,执导有《八部半》等电影《绝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2013年执导的电影《拿破仑》(Napoleon),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2023年执导的电影《灿烂人生》(La meglio gioventù),马可·图利奥·吉奥达纳(Marco Tullio Giordana)2003年执导的电影《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1979年执导的电影,由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和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主演La spiaggia di notte (译:夜晚的沙滩),费兰特2007年出版的儿童读物《碎片》( La frantumaglia),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2020年10月《偶然的创造》(L'invenzione occasionale),费兰特的专栏合集,2022年4月《简·爱》(Jane Eyre),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创作的长篇小说《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Career and Family),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著,中心出版社,2023年7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5月埃莱娜·费兰特,意大利作家,费兰特为其笔名,著有《烦人的爱》(L'amore molesto)、《被遗弃的日子》(I giorni dell'abbandono)等作品,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被统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克劳迪奥·马格里斯(Claudio Magris),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的里雅斯特,学者、作家、翻译家,著有《微型世界》等娜塔丽亚•金兹伯格(Natalia Ginzburg),意大利作家,著有《家庭絮语》等卡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urg) ,意大利历史学者,微观史学的代表人物,著有《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奶酪与蛆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主的宇宙观》等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意大利新闻工作者,作家,著有《树上的男爵》《看不见的城市》等亚历山德罗·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意大利作家,著有《海上钢琴师》等彼得罗·格罗西(Pietro Grossi),意大利作家,著有《拳头》等奥莉娅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意大利记者、作家、前二战游击队员Paolo Conte,意大利歌手、钢琴家、作曲家Pietro Ciampi,意大利歌手、作曲家秋天的虫子,成立于1998年的中国摇滚乐队-互动方式-前往GIADA社交媒体平台,即刻观赏GIADA2024秋冬米兰时装秀GIADA官网:https://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GIADA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0fwCFTKTgL8wI9byKArtKgGIADA 微博:@GIADA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庞颖,耶鲁管理学院硕士,国际咨询公司董事经理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五季第二期节目,鲁豫遇到了擅长发问的「世界公民」庞颖。15岁的廊坊女孩庞颖,因为意外的机会去到新加坡留学,一转眼就在那里待了20多年。她在新加坡的政府部门就职过,去耶鲁读了MBA,还在世界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迹。于是,再也没有单一的地点和风俗可以约束和定义,曾经的每一段经历、碰撞过的每一种价值观,一起带来生活方式与思想的自由。不过,自由之下仍有疑惑。身体的时钟在耳边滴答作响,36岁的庞颖想知道,该如何做出有关生育的选择。而那些被隐匿在冰冷数据和现实生活之中的性别不公和无偿劳动,又是否能在我们的微小努力下被看见、被改善。【内容提要】Part 1 作为「异类」的自由03:36 15岁从河北廊坊到新加坡,一待就是20多年08:23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是「不要丢人」的想法帮助度过了最初的阶段12:40 身份认同是少年时期在海外很大的挑战Part 2 身为女性的意识17:16 从小就是「假小子」,女校也不存在性别的问题22:42 「奇葩说」的「女神」,不就像所谓京城酒局中总是担当捧哏的女士吗?26:07 在耶鲁的「性别心理学」课程,帮助开启了一种新的视角Part 3 选择生育的考量30:51 玻利维亚,有三毛笔下民风淳朴的美好,也有最当代的女性呐喊34:53 36岁,开始向每一个身边朋友询问生育的选择过程38:56 冻卵这件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骗局」和「陷阱」43:26 鲁豫在美国经历的荒诞场景,喜剧却又悲壮Part 4 看不见的女性48:56 缺少了女性试者的数据,还是客观的吗?50:27 即便是家里仆从如云,还有一个工作也需要女性来完成54:54 从《热辣滚烫》说起,对女性的身材规训60:01 对女性来说重要的事:留在牌桌上,别下场Part 5 生活选择的价值判断63:58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时代的关注和评论,过去的一切不是没有出现过66:21 在意自己的感受,但别太相信自己的感受72:09 允许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这个世界75:11 被宏大却模糊的使命驱使,相信此刻的期望真诚– 嘉宾推荐的作品 –1. Bendito sea el fruto de tu vientre (Blessed be the Fruit of Your Womb) Luz Eliana Avendaño Villalba (1977)玻利维亚2. 《看不见的女性》(Invisible Women),卡洛琳·克里亚多·佩雷斯(Caroline Criado Perez)著–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尼罗河上的惨案》(Death on the Nile,1978年)《坠落的审判 》(Anatomie d'une chute,2023年)《热辣滚烫》,2023年贾玲执导并主演的电影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奇葩说》《高原的百合花》,三毛 著《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著,洪蘭 译陈朗博士为纪念亡夫徐晓宏的两篇悼文:《缅怀晓宏 | 陈朗:请君重作醉歌行》《缅怀晓宏 | 陈朗:我的几点说明》王羽佳,钢琴演奏家杨丽萍,舞蹈艺术家张洁,作家、画家-互动方式-前往GIADA社交媒体平台,即刻观赏GIADA2024秋冬米兰时装秀GIADA官网:https://www.giada.cnGIADA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ed8b70e00000000010058e0?xhsshare=CopyLink&appuid=5f22350f0000000001003304&apptime=1694362176GIADA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0fwCFTKTgL8wI9byKArtKgGIADA 微博:https://weibo.com/u/5243696839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詹青云,哈佛大学法律博士,执业律师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五季,有关女性的对话,继续进行。这一季,我们将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变,每位嘉宾不再「独」来,而是带着她喜欢的,或是对她影响至深的书本、绘画、电影或剧目,与鲁豫一起借由这些文艺作品,探讨各自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第一位到访的,是青年律师詹青云,而她带来的三本书,恰也投射出自己迄今人生中对于法律认识和个人所求的不同阶段。小的时候,对于法律的想象来自《愤怒的天使》中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追寻正义的女主角詹妮弗;进入哈佛法学院后,「臭名昭著」的金斯伯格在她所有人生阶段和社会角色中践行想要实现性别平等的梦想,成为新的榜样;等到在大律所成为了一颗日复一日重复劳动的「螺丝钉」,吉井忍用《东京八平米》启发了一种更加从容却又不失乐趣的生活方式。詹青云说,总是越往前走,越觉得是不是能够再往前一点?等到回头的时候,发现竟然已经走了这么远。厂矿、贵州县城、香港、美国、日本,这些地理坐标或许无法界定成长的变化,但不断出发就一定有新的挑战在等待。现在,詹青云知道,双子座的好奇心再一次被满足了,也许就到了再出发的时候。【内容提要】Part 1 选择法律的理由03:38 《天使的愤怒》营造了关于律师激动人心的想象08:58 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指引——大法官金斯伯格12:04 不起眼的老太太,却蕴含巨大的能量,成为超越时代的文化偶像Part 2 偶像的指引16:57 从理科实验班到文科班,刻板印象下的微妙作用18:54 谷爱凌、王诗龄、詹青云和金斯伯格有什么共同点?22:40 现实世界是最没有戏剧性的,而金斯伯格相信慢慢的努力27:26 偶像给予的最大启发——不要在意细枝末节Part 3 一步步变大的梦想32:00 出于好奇一直往外走,不知不觉竟走了很远36:05 在香港的第一道门槛——广东话41:04 第一次见到维多利亚港时,内心有对繁华大世界的胆怯43:27 在哈佛法学院,卷到恨不得走路都跑起来52:45 时代的改变,不在于「那个人」,而在于很多人Part 4 出发向新征程59:13 金斯伯格在生命将尽时的坚持,至少是自己的选择,而非算计的结果62:51 在大律所的好奇心已经被满足,但似乎没有实现最初的梦想68:12 内心的动摇:「我永远代表的是公司」71:34 是到了重新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了75:25 读《东京八平米》,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嘉宾推荐的作品 –《天使的愤怒》(Rage of Angels),西德尼·谢尔顿(Sidney Sheldon)《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Notorious RBG: The Life and Times of Ruth Bader Ginsburg),伊琳·卡蒙(Irin Carmon)/ 莎娜·卡尼兹尼克(Shana Knizhnik) ,骆伟倩译《东京八平米》 吉井忍–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露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妇女平权运动践行者和推动者杰奎琳·史密斯 (Jaclyn Smith),美国女演员,曾出演《霹雳娇娃》《天使的愤怒》桑德拉·戴·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1981年至2006年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美国最高法院首位女性大法官马丁·金斯伯格(Martin D. Ginsburg),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税法教授,金斯伯格的丈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英国启蒙时代政论家、思想家安东宁·格雷戈里·斯卡利亚(Antonin Gregory Scalia),1986年至2016年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与金斯伯格立场不同,却为一生好友塞缪尔·阿利托(Samuel Alito),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现任大法官,2005年由小布什提名接任退休的奥康纳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俄裔美籍作家,曾在金斯伯格求学的康奈尔大学教授文学O·J·辛普森,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1994年被指控犯下两宗一级谋杀罪,在经过九个月的漫长审判后被判定无罪三毛,本名陈平,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芭芭拉·沃尔特斯(Barbara Jill Walters),美国电视新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合主持人里德诉里德案(Reed v. Reed,1971年),是美国最高法院第一个宣布性别歧视违反第十四条修正案的案件。金斯伯格撰写的原告诉书,加上了保利·穆雷(Pauli Murray)和多萝西·凯尼恩(Dorothy Kenyon)的名字作为共同作者以表彰她们的成果。《宋飞正传》(Seinfeld),1989年始播的美国情景喜剧《A计划》,1983年由成龙主演的香港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互动方式-前往GIADA社交媒体平台,即刻观赏GIADA2024秋冬米兰时装秀GIADA官网:https://www.giada.cnGIADA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ed8b70e00000000010058e0?xhsshare=CopyLink&appuid=5f22350f0000000001003304&apptime=1694362176GIADA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0fwCFTKTgL8wI9byKArtKgGIADA 微博:https://weibo.com/u/5243696839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胡如珊,建筑师,如恩设计创始合伙人,设计共和创始合伙人,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四季第七期节目,鲁豫和胡如珊聊建筑与人。阁楼上的禁忌通道,藏着孩子对隐秘的好奇;弄堂里的无主搭建,生长出自己的个性与脾气;而大手一挥的城市规划,会影响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建筑师多少带些「上帝情结」,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但也正因为这样,浪漫与创想需要不时退步,为他人、为社会的使命感,成为信念。胡如珊说:“建筑,仍然是个以男人为主的世界”,她正用自己的经历期待着一个改变。她成为行业内的顶尖标杆,用设计架起中西方的文化桥梁;她关注更大时间维度中的历史与未来,也享受与丈夫和三个孩子共同度过的日常时光。明年,她将去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履新建筑系主任一职,开启新的冒险。属于建筑师的浪漫或许只有三分钟,但人生的浪漫,还在后头。【内容提要】Part 1 成为建筑师03:28 生活与工作的不平衡,得接受,然后乐在其中06:29 被建筑打动的瞬间:路易斯·康的索克大学研究所12:39 建筑师的工作就是每天浪漫三分钟14:01 成功如扎哈·哈迪德,也会有孤独疲惫的时刻吧17:51 对建筑有种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Part 2 建筑与人的互动21:09 建筑或城规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有好有坏22:20 好的建筑会与历史连接,有了呼吸,有了生命26:09 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往往自然生长成有意思的空间27:21 阁楼的隐秘吸引力:意想不到的秘密与危险29:51 坐在地上或是在床上工作,童年的居住环境影响了成人后的习惯Part 3 作为女性的建筑师32:26 建筑,仍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36:20 影响深刻的女建筑师:伊丽莎白·迪勒和妹岛和世38:42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44:50 生完孩子后在家里做了5年的全职妈妈49:15 带孩子也是一种multi-tasking的训练Part 4 过去与未来52:36 刚来上海的时候觉得这里的生活真幸福55:58 之前的人生,每12年会换一个地方57:05 去工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项目设计中最重要的一刻61:07 不是每一种过去都需要被保留,想要把历史带向未来65:35 对于女性来说,事业的成熟阶段也许在40、50岁–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如恩设计作品:上海大戏院、阿那亚艺术中心、上海外滩3号、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路易斯·康(Louis Kahn)作品:索克大学研究所(Salk Institute)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作品:德国维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station)山琦实作品: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圣路易斯低收入住宅区伊丽莎白·迪勒(Elizabeth Diller)作品:高线公园二期(High Line Park),哈德逊城市广场(Hudson Yards),The Shed艺术中心,天津茱莉亚学院(The Tianjin Juilliard School)伯克利建筑学院(Wurster Hall)纽约达科他公寓(Dakota),约翰·列侬(John Lennon)在纽约的公寓,也是他被枪杀的地方。图书:《源泉》(The Fountainhead),安·兰德(Ayn Rand);《权力与建筑》(The Edifice Complex:The Architecture of Power),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空间的诗学》(La Poétique de l'Espace),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剧集:《大楼里只有谋杀》(Only Murders in the Building );《英文系主任》(The Chair)舞台剧:《直线偏执狂》( Straight Line Crazy),改编自传记《成为官僚》(The Power Broker)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拿破仑三世时期,巴黎城市改建规划的主持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美国记者、社会活动家,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妹岛和世,日本建筑师,2010年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西泽立卫共同分享普利兹克奖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梁思成,建筑师、建筑历史学家,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互动方式-GIADA官网:https://www.giada.cnGIADA小红书: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ed8b70e00000000010058e0?xhsshare=CopyLink&appuid=5f22350f0000000001003304&apptime=1694362176GIADA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Uv6PuBzzBkIuXhvj-62ivAGIADA 微博:https://weibo.com/u/5243696839进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HERSTORY_PODCAST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许小凡,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四季第六期节目,鲁豫和许小凡在名为「语言」的大树上跳跃。“名词是命名世界,动词用来激活命名词,形容词在别处,而我很高兴你喜欢副词。”她们聊希腊语词下的意义之网,聊英语句法的稳固结构,也聊汉语的柔韧性所带来的万千可能。而在其中游弋穿梭的译者,需要精准传达原文的阅读经验,同时也服务于一个正在进行时的中文传统。在借由语言组成的文学世界之中,那些被搁置的莫可名状的情感得到表达,丰富了曾为「小镇做题家」的人生体验;那些曾被掩埋又经发掘的女性作家,在代际的传承中给予现在的女性以力量。而回归现实,翻译之于纯粹语言的不可得,就好像是采访中对于真相的无法抵达,但她们依然孜孜以求,尽力接近。在始终摇晃的真相之中,我们如何自处,又如何与他人相处,许小凡说或许可以稍稍溶解掉一些自我。借一句诗:“不如融剩小冰再相见”吧。【内容提要】Part 1 小镇做题家与文科女生04:07 被「虎妈」卷起来的普通家庭女生08:58 对文科女生的偏见,恰好对我们是有利的11:23 坚定选择带来的某种福音14:05 从小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Part 2 文学中的生命体验17:00 T.S. 艾略特给到的情感教育:人要慢慢学习自己的感受21:51 阅读一个人的文字,就是在阅读他的生命能量27:20 从老白男到女性作家的阅读变化31:13 私人情感或战争社会,谁来定义写什么是重要的?Part 3 翻译与语言34:22 《不完美的一生》就像是第二个博士论文36:43 翻译就是「一仆二主」42:55 从树根到树枝急速压扁的过程,叫翻译46:19 从《红的自传》出发,真相是摇晃的,摇晃是唯一的状态50:21 大众对于诗有误解,诗歌未必要抒情Part 4 做把自己袒露出来的「真」女性53:10 “我没有感到自己多么女性,也不觉得他们多么男性”55:26 我很害怕所有人都只谈权利而不谈爱58:45 有一些先驱,会以放弃自己性别特质的方式来获得某种力量63:03 伍尔夫的姑妈,反对女性投票权66:09 需要被记录的,和不愿被记录的隐私,一种伦理问题-谈话中提到的作品与人物-许小凡译作:《破局者:改变世界的五位女作家》(合译)、《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春:“季节四部曲”之三》外国作家:T.S.艾略特(T.S. Elliot)、林德尔·戈登(Lyndall Gordon)、玛丽·沃斯通克拉夫(Mary Wollstonecraft)、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希尔达·杜利特尔(Hilda Doolittle)、多萝西·L.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简·哈里森(Jane Harrison)、艾琳·鲍尔(Eileen Power)、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多萝西·华兹华斯(Dorothy Mae Ann Wordsworth)、弗朗西丝·“范妮”·伊姆利(Frances "Fanny" Imlay)、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萨福(Sappho)国内女作家:刘索拉、陈染、池莉、王安忆、铁凝,宗璞,徐坤、张抗抗、王小鹰、程乃珊、陈丹燕、席慕蓉、三毛、琼瑶女导演:陆小雅、王好为张洁作品:《沉重的翅膀》《无字》《爱是不能忘记的》安妮·卡森(Anne Carson)作品:The Beauty of the Husband, Autobiography of Red: A Novel in Verse, KRAPP Hour, Decreation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作品:Hotel du Lac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作品:《空袭中的沉思》(Thoughts on Peace in an Air Raid),Three Guineas其他作品与人物:《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罗新,理想国,2022年7月《女性如何书写历史:战火下的伦敦、五位女房客和自由先声》(Square Haunting: Five Women, Freedom and London between The Wars),弗朗西斯卡·韦德(Francesca Wade),后浪/后浪文学,2023年3月《秋园》,杨本芬,乐府文化,2020年6月《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E.M.福斯特《重讲一遍的故事》(Twice Told Tales),纳撒尼尔·霍桑艾米莉·黑尔(Emily Hale),T.S.艾略特的密友、爱人安顿,原名张杰英,《北京青年报》编辑、记者。自1995年8月起从事有关“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杨绛,作家、翻译家“不如融剩小冰再相见”一句出自公众号「七个托马在海边」-互动方式-微博:@GIADA微信公众号:GIADA进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HERSTORY_PODCAST官网:https://www.giada.cn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范贝贝,前HBO中国董事总经理,前苏富比中国董事总经理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四季第五期节目,鲁豫和范贝贝聊起了传媒人的不同选择。与范贝贝有关的新闻常和大型企业的人事任命相关——华纳兄弟、迪士尼、HBO、苏富比,以至当被人问起有没有看过某部电影时,她总会很自豪地说“没有,但是我卖过。”但她更愿意聊的,是在南极跑马拉松时一望无垠的白色大陆,是在珠峰大本营仰望峰顶时的敬畏之心,还有第一次站上拳台挥出拳头后那种“再也没有不可能”的勇气。这种勇气,让她决议转换赛道,改变生活状态,甚至,自己创业。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南北极点,与其说是一定要征服的地理极限,不如说是生活中重重难关的象征。鲁豫和范贝贝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跨过去。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心中的“7+2”。【内容提要】Part 1 从电视到高管04:17 在广院电视编辑专业,想象能做出《龙脊》这样的纪录片09:34 时代如此风起云涌,很怕选错一条路,就此被落下11:45 最不想做销售,结果还是做了,只不过卖的是电影和电视15:30 《迷失》第六季的引进:开播当晚还没有拿到合同Part 2 女性的职场天花板19:10 在跨国企业中,被“瞧不起”的大陆人24:14 女性在职场的天花板,以各种形式存在30:04 女性应该在看到更多可能性后,再做出选择Part 3 运动改变人生34:52 2013年在南极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43:28 7+2不是我的目标,跑步的过程更像是冥想46:59 被诊断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和周杰伦一样的病”57:00 站上过比赛的拳台,那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Part 4 如果人生路有120年61:26 现代人的寿命变长了,是时候想想后面的50年该怎样度过66:58 人生会有很多change,但transition需要自己度过72:04 看《地下室手记》时,有一种想要藏起来的愿望-谈话中提到的作品与人物-纪录片:陈晓卿《龙脊》《百年中国》电影:《金钱世界》(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芭比》(Barbie)电视剧:《白领丽人》《迷失》(Lost)书:《地下室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著;Transitions: 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 by Susan Bridges and William Bridges(中译本《转变之书》,南方出版社,2015年)演艺人物:约翰·丹佛(John Denver),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米歇尔·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茱莉亚·罗伯茨(Julia Roberts)芭芭拉·沃尔特斯(Barbara Jill Walters),美国电视新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合主持人王秋杨,首位完成7+2探险的中国女性-互动方式-微博:@GIADA微信公众号:GIADA进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HERSTORY_PODCAST